为深入贯彻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方针,充分发挥实验室在开放交流、高层次人才培养以及引领重大原创基础理论与技术突破方面的重要作用,先进环境装备与污染防治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发布了2025年度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本年度共收到申请材料95份,经形式审查,有效申请为91项。其中,重点课题14项,常规课题77项;按申请方向划分,环境监测检测装备方向9项,污染防治材料与技术方向62项,复合污染跨介质协同治理方向20项。经过专家评审及主任办公会审议,最终确定立项课题34项,包括重点课题6项和常规课题28项。现将立项结果公布如下:
资助编号 | 课题类型 | 申请方向 | 课题负责人 | 课题名称 | 工作单位 |
SKLAET202501 | 重点课题 | 环境监测检测装备 | 胡斌 | 基于视听融合的多模态机器人质谱监测技术研究 | 暨南大学 |
SKLAET202502 | 污染防治材料与技术 | 梅卫平 | 仿生木质纤维素纳米框架构建及新污染物去除机制 | 广西科学院 | |
SKLAET202503 | 污染防治材料与技术 | 傅浩洋 | 大语言模型驱动石墨烯基单原子类芬顿催化材料研发 | 南洋理工大学 | |
SKLAET202504 | 污染防治材料与技术 | 王凡 | 华南地区大气棕色碳光学特性及对区域天气和空气质量影响的数值模拟 | 香港浸会大学深圳研究院 | |
SKLAET202505 | 环境监测检测装备 | 何全甫 | 基于热解析的颗粒物无损进样技术开发及应用 |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 |
SKLAET202506 | 污染防治材料与技术 | 张汉超 | 基于光致液化的可回收环保染料的开发 | 香港理工大学 | |
SKLAET202507 | 常规课题 | 复合污染跨介质协同治理 | 方华 | 中等挥发性萘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的机制研究 | 安徽师范大学 |
SKLAET202508 | 环境监测检测装备 | 吴杨周 | 港口船舶污染物的低成本智能监测装备与精准溯源技术研究 | 上海理工大学 | |
SKLAET202509 | 复合污染跨介质协同治理 | 耿晓飞 | 城市河流中轮胎磨损颗粒物(TWPs)对黑碳(BC)的贡献:基于双碳同位素与分子标志物的来源解析 | 海南大学 | |
SKLAET202510 | 污染防治材料与技术 | 王贺丽 | 红树林沉积物硫化亚铁驱动微塑料氧化的界面机制 |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
SKLAET202511 | 复合污染跨介质协同治理 | 周洋 | 多介质视角下PFAS复合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估 | 中山大学 | |
SKLAET202512 | 复合污染跨介质协同治理 | 王羽琛 | 大气颗粒相有机硝酸酯的光降解和光氧化过程研究 | 湖南大学 | |
SKLAET202513 | 环境监测检测装备 | 易越 | 基于电化学活性菌单层生物膜和粘性导电通路的水质生物毒性现场检测技术及微流控芯片传感器 | 北京理工大学 | |
SKLAET202514 | 复合污染跨介质协同治理 | 戴守辉 | 6PPD和6PPD-Q在海洋青鳉鱼中的对映体选择行为研究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
SKLAET202515 | 污染防治材料与技术 | 李梦圆 | 基于生物作用的硅藻壳体有机官能团定向构筑及其对典型污染物的去除效应 | 河南科技大学 | |
SKLAET202516 | 环境监测检测装备 | 刘思思 | 基于核酸适配体的PFAS被动采样装置开发及应用 | 华南师范大学 | |
SKLAET202517 | 污染防治材料与技术 | 詹昊 | 烟草废弃物水热-活化协同制备氮掺杂多孔炭及其VOCs吸附特性 | 中南大学 | |
SKLAET202518 | 复合污染跨介质协同治理 | 卢瀚仑 | 基于深度学习和单颗粒质谱北方城市颗粒相铅源解析研究 | 暨南大学 | |
SKLAET202519 | 污染防治材料与技术 | 赖潘民旺 | 硅酸盐细菌强化黏土矿物风化耦合镉固定的调控机制 | 陕西科技大学 | |
SKLAET202520 | 污染防治材料与技术 | 魏洪燕 | 共存纳米矿物调控水铁矿相转化的重金属固定机制及污染控制应用 |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 | |
SKLAET202521 | 污染防治材料与技术 | 段丕俊 | 过渡金属亚纳米团簇调节碳基单原子铁电子结构活化H2O2降解水中抗生素的增效提稳机制研究 | 重庆大学 | |
SKLAET202522 | 污染防治材料与技术 | 刘昊宇 | 导电材料仿生结构调控界面电子传递驱动有机固废厌氧产甲烷的机制与技术 | 同济大学 | |
SKLAET202523 | 污染防治材料与技术 | 殷冉 | 基于新型远紫外线还原降解新污染物的关键技术研究 | 南京大学 | |
SKLAET202524 | 复合污染跨介质协同治理 | 谈广才 | 退役锂电池直接回收制备Co/MXene催化膜高效降解三甲基磷酸酯的机理研究 | 暨南大学 | |
SKLAET202525 | 污染防治材料与技术 | 王沛志 | 高通透抗结垢离子凝胶复合蒸馏膜的构筑及其高盐水处理效能研究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SKLAET202526 | 污染防治材料与技术 | 王艺碹 | 化工废水深度处理菌藻共生体的精准构建和调控策略研究 | 南京理工大学 | |
SKLAET202527 | 污染防治材料与技术 | 段会梅 | 多重限域Pd基催化体系的设计构筑及其在甲烷催化燃烧中的机制研究 | 青岛大学 | |
SKLAET202528 | 污染防治材料与技术 | 朱娜 | Mn基隧道结构催化剂中价态与几何结构协同调控NH3-SCO性能的构效机制研究 | 福州大学 | |
SKLAET202529 | 污染防治材料与技术 | 马懿星 | Ni基催化剂臭氧分解机理及风洞模拟研究 | 昆明理工大学 | |
SKLAET202530 | 污染防治材料与技术 | 庄一玲 | 页岩气田气井污水处理过程卤代有机物风险控制研究 | 厦门理工学院 | |
SKLAET202531 | 污染防治材料与技术 | 董韬 | 多级孔分子筛限域Pd基 双金属深度氧化低浓度甲烷 |
中山大学 | |
SKLAET202532 | 污染防治材料与技术 | 李衍增 | 典型抑制因子下厌氧菌群胞间信号响应及互营产甲烷调控机制研究 | 同济大学 | |
SKLAET202533 | 复合污染跨介质协同治理 | 丁蕊 | 肠道微生物转化全氟及多氟烷烃化合物的调控机制研究 | 福建师范大学 | |
SKLAET202534 | 环境监测检测装备 | Andrei Yurievich Krasnopeev |
基于细胞关键基因mRNA动力学的藻华风险预警装备研发 | 俄罗斯科学院湖沼研究所 |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