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动态

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固定化真菌-细菌的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新技术”顺利通过验收

发表日期:2025-04-29

2025年4月25日,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固定化真菌-细菌的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新技术”在广州顺利通过验收。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王强出席会议并致辞,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主持验收会议。

王强所长在致辞中对各位专家的莅临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并简要介绍了研究所在环境修复领域的科研布局及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对研究所的重要意义。项目负责人罗春玲研究员系统汇报了项目研发历程、核心成果及产业化进展。该项目取得两大创新突破:一是创新性地建立了国际领先的高效石油类污染物降解微生物资源探查方法,突破了传统微生物分离培养的局限,区别于依赖实验室筛选的常规思路,从土壤原位体系出发,系统挖掘和利用具备实际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资源;二是研发了包封固定化技术,将高效降解真菌细胞包裹成固体菌剂,能有效提供营养支持,营造适宜微环境,避免与土著菌、噬菌体及有害物质的恶性竞争,大幅提升微生物存活力和降解稳定性。

专家组审阅了项目总结报告、技术资料及财务审计报告,听取了项目组的详细汇报,并现场考察了菌剂标准化生产线,经过充分质询与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承担单位提供的验收材料完整且规范,技术指标达到任务书要求,经费使用合理合规,全面完成了既定研究目标,验收专家组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

会前,专家组在项目参与单位慕恩(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陈娟、武云鹏的陪同下,实地考察了菌剂标准化生产线,对该项目所展现出的良好产业化前景给予了高度的期望与充分的肯定。

本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先进环境装备与污染防治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罗春玲研究员团队牵头完成。罗春玲研究员长期从事“染物监测与控制的生物地球化学”污研究,重点围绕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形态转化、迁移规律及生物修复技术开展攻关,在复合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领域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相关研究为本次固定化真菌-细菌修复技术的成功研发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本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标志着我所科研团队在石油污染土壤绿色修复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为生态文明建设与污染治理协同发展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随着固定化真菌-细菌修复技术的进一步优化与推广应用,将有力推动我国土壤修复技术体系的完善,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