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
曾建强、张艳利等-AMT:氘代内标校正动态箱内单萜烯和倍半萜烯的吸附和反应损失陆地植物排放的单萜烯和倍半萜烯是大气二次有机气溶胶的重要前体物,同时影响新粒子和云凝结核的生成。它们比异戊二烯排放量小,同分异构体多,野外一般用动态箱法才能测量单个单萜烯或倍半萜烯的排放因子。然而,因其比异戊二烯分子量大,同时极易与臭氧发生反应,动态箱法测...2025-04-29
-
魏洪燕、陈情泽等-EST:纳米尺度下粘土矿物在缺氧条件下调控 Fe(II)催化水铁矿转化的见解亚稳态水铁矿纳米颗粒和粘土矿物在自然界中总是以异质聚集体的形式共存,因为它们的含量高、电荷相反、界面能大。然而,粘土矿物在缺氧条件下对水铁矿转化的影响仍不清楚。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先进环境装备与污染防治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朱润良研究员团...2025-04-27
-
王贺丽、钟音等-WR:微塑料加速蓝碳生态系统硫酸盐还原与溶解性有机碳降解的耦合红树林作为重要的蓝碳生态系统,在缓解气候变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粒径小于5毫米的微塑料(Microplastics)等新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持续累积,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正面临严峻挑战,其碳汇功能和生态服务价值均受到显著影响。在红树林厌氧沉积物中,硫酸盐...2025-04-23
-
钟广财、张干等-NC:发现“嫦娥五号”月壤样品中存在稠环芳香有机质地外有机质研究对于揭示地球前生期演化、生命起源、和地外生命痕迹探测有重要意义,是很多太空任务的重要科学目标。月球有机质探查极具挑战性,以往“阿波罗”计划的月球样品中检出的有机质,大多来自地球污染。近期,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张干研究员带领由原有机地球...2025-04-20
-
张翔宇、王新明等-ACS ES&T Air:NO3自由基对愈创木酚气相氧化与启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野火发生频率和强度抬升。野火和生物质燃料燃烧排放是大气中有机污染物重要来源,探讨生物质燃烧排放有机质大气演化过程,包括日间OH自由基主导氧化过程和夜间NO3自由基主导的氧化过程,是深入认识其空气质量影响和气候效应的前提。酚类化合物是生物质...2025-04-19
-
曾建强、王新明等-GRL:极端热浪影响热带和亚热带异戊二烯排放最适温度异戊二烯是主要由陆地植被向大气释放的强活性有机气体,其全球排放量与甲烷相当,其对全球大气氧化性、臭氧及二次有机气溶胶形成有重要贡献,从而对空气质量和气候产生直接/间接效应。全球变暖导致极端热浪事件频率与强度增加,而异戊二烯排放对温度极其敏感,近期已有研究表明...2025-03-31
-
徐谨立,潘天乐等- Environ. Sci. Atmos.:臭氧与地板清洁剂反应产生的含氮有机气溶胶和高度氧化分子臭氧(O3)作为室内环境中的主要氧化剂,可通过打印机、空气净化器等设备释放或经通风系统由室外渗入,其与清洁剂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快速反应是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重要来源。这类气溶胶因粒径微小(通常小于1微米)可深入人体肺部,且可能携带硝基、过氧基等毒性官...2025-03-25
-
曾建强、张艳利等-JGRA:原位控制实验解耦光温对萜烯排放影响准确估算陆地植物排放的高活性萜烯化合物(单萜烯和倍半萜烯)排放量是探讨其空气质量和气候效应的重要前提。温度和光照是影响萜烯排放最重要的两个环境因子,明确萜烯排放的光、温响应机制对准确估算至关重要。自然条件下,温度和光照的变化具有协同性,这可能导致前...202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