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简介

先进环境装备与污染防治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简称“环境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在研究所原“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989年获批)基础上,融合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优势力量组建而成,2024年11月28日由中国科学院批准组建,2025年1月10日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进行建设。

环境实验室聚焦复合污染精准识别与防治重大科技问题,突破高端环境核心装备、污染防治先进材料研发的关键技术瓶颈,创新复合污染跨介质协同防治体系,提升我国先进环境装备自主可控能力和污染防治技术水平,科技支撑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包括环境监测检测装备、污染防治材料与技术、复合污染跨介质协同治理等。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102人,其中科研人员89人,技术支撑人员13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入选者15人、“四青”22人、基金委创新群体4项。正高级职称60人,副高级职称33人,高级职称人员占比91%。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实验室引领了我国区域有机污染过程与效应、柴油车尾气净化、废水生物处理与实时监测、高端环境质谱技术与装备等领域的科技发展。实验室拥有国际先进的烟雾舱模拟平台、加速器质谱系统、挥发性有机物分析平台和“海上丝绸之路”环境污染观测网络等,正致力于建设和完善环境质谱研发、先进材料研制和复合污染模拟等平台。实验室近年来主持承担了多项相关领域的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项目,包括国家基金委重大研究项目、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C类先导科技专项项目等,以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实验室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8项政策建议获国家领导人批示或被相关部委采纳。



附件下载: